青少年服務

服務報告

延續生涯目標規劃服務,拓展網上社交及串流平台以增強服務

本年度,青年坊與年青人及其家庭一同面對社會各種挑戰。除了竭力維持現有服務外,本會亦嘗試在不同範疇中作出新嘗試。首先,本會分別增加了一間小學的全方位學生輔導服務以及兩間小學的學校社工督導服務,著力為小學提供優質的輔導服務。其次,我們繼續成功獲得民政事務局資助,於未來三個學年推行「燃 • 生命掌舵計劃」,為本港26間中學提供全面的生涯規劃專業支援。本會亦為受社會事件和疫情影響的年青人及其家庭提供支援,包括情緒支援、親子溝通工作坊等。在停課期間,本會也嘗試將服務拓展至網上社交及串流平台,透過另一種方式與服務使用者保持聯繫。

  • 參賽者看似發呆,實情是練習放空,尋找個人內在的平和
  • 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下,同工利用社交媒體平台分享點滴與歡笑

推廣調解教育,惠及更多青少年及社區人士

本會積極推廣調解教育,透過在中小學推行的「朋輩調解計劃」及「恒生—家福青少年調解計劃」,鼓勵青少年在學校、家庭及社區裡以和平理智的態度化解衝突。本年度成功訓練超過680名朋輩調解員,服務受惠人數達16,850人次。其中,小學的計劃從校本的服務推展到社區的親子活動,結合媒體的宣傳及嶄新的服務手法,讓更多社會人士認識調解。接近200間中小學、教育局、香港教育大學、香港調解會及恒生銀行等都是我們多年來的合作伙伴,透過多元化的活動推動調解教育普及化及生活化,創造共贏成果。

  • 全港首個朋輩調解APP「調解研究所」在課堂上應用學習
  • 社區親子調解活動,帶動和諧互動

以多元手法支援青少年精神健康發展

青少年精神健康服務旨於為青年人建構有利身心靈健康之有善環境,並在家庭及學校積極參與下,促進青少年的整全精神健康。參考過去兩年「好心情 @ 學校」計劃,本年度共有20間中學繼續推行校本的支援活動,以提升有潛在危機青少年的抗逆力。聯校家長講座主要探討家長在子女的學習和生涯規劃的角色,有超過250名家長參加。「精神健康急救培訓」豐富了學生對心理健康的認識,提升他們對同輩需要的敏感度。「身心靈健康小組」有效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及強化其抗逆力。同時,引入創新介入手法「和諧粉彩」,以促進青少年的自我理解和心理健康。

  • 學生體驗「和諧粉彩」,覺察及接納人生的不完美

協助弱勢家庭網上學習並減少網絡鴻溝

本會與教育局合作,繼續為全港學生、家長及教師提供一站式健康上網支援服務,包括超過4,000次的諮詢及輔導。此外本會亦獲教育局、衛生署、禁毒署,以及多間學校和組織的邀請,舉辦多場專業培訓、學生及家長活動。我們關注網絡遊戲成癮、網絡欺凌、網絡危機及資訊素養,並致力促進親子對上網的認識和溝通。我們著重跨專業和界別的協作,包括政府部門、教育界、醫護界和互聯網專業等。在疫情期間,我們開展多個先導的網上教育服務,受到各界支持。我們了解停課期間基層家庭缺乏電子裝置及上網服務,也缺乏技術支援,因此我們聯繫政商各界及向民間募捐,幫助有需要的家庭。

  • 與青年人、香港教育城及專科醫生一同分享健康上網信息
  • 由大專友師教授學童編程及健康上網,並在疫情期間轉為網上教學

支援特教生需要,推動共融校園文化

本會在不同中學舉辦講座及共融攤位遊戲,並培訓共融大使,推廣尊重異同、共融的信息,減少校園欺凌的問題。本會特別運用藝術元素於活動中,包括圓圈繪畫、心靈拼貼®,表達藝術及各項藝術創作,協助特教生了解自己的需要,並為日常生活的困擾尋找出路。在疫情停課期間,特教生遇到更多學習及社交困難,為學生及家長帶來了不少困擾。因此本會提供了超過300次輔導諮詢服務,並協助學生善用坊間的應用程式,解決網上學習的困難。亦創作了一個「抗疫桌遊」,透過遊戲方式,向特教生灌輸抗疫知識及積極正面的思想。

  • 在校內舉辦共融攤位活動,由共融大使宣揚共融文化
  • 心靈拼貼®活動 ─ 向圖卡致敬